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创新人才培养计划
1.构建宽厚基础平台,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
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,依托优势学科创建品牌特色专业,结合化学本科专业和应用化学本科专业,改造整合提升传统优势学科专业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。 在学院的统一布署下,做到各学科专业基础课基本一致,专业主干课特色鲜明,力求做到“宽口径、厚基础”,为学生就业、择业及转换职业奠定基础;
2.建设优质教育资源,促进学生自主学习
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为宗旨,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,实施“教学质量工程”。积极构建有利于促进教学名师脱颖而出的良好政策环境,吸引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潜心投入教学,依托化学化工系现有高学历、高职称人员较多的优势,建设特色教学团队,积极创建精品课程,鼓励和支持教师编写出版高水平教材;大力倡导使用优秀外文原版教材,积极开展双语教学;采用先进信息技术,积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,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英语教学力量,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,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,发展个性,为本科毕业生的考研打下紧实的基础。
3.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
及时将一批学科前沿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,把科研成果、学科动态融入教学,将科研训练纳入教学计划,开办大学生科技论坛,开展大学生优秀论文或科研成果评奖活动,鼓励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尽快进行科学研究,并尽可能的加入到教师科研工作中来,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,
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取得的小创造、小发明成果经考核认定后给予奖励并计学分。按照“统一管理、优化配置、资源共享、对外开放”原则,建立校、学院两级管理的教学实验中心,并建立多层面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,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创设良好环境和条件。 4.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推行学分制,加大学生选课力度。学有余力的学生,可辅修另一专业或攻读第二专业学位;本科生入校一年后经考试考核合格可转专业,学生可休学创业;鼓励学生“冒尖”;开展学生自主选择专业、课程、教师、教学进程等教学管理改革,强化“以学为本”和“ 自主创新”;与其它六所在汉教育部直属高校联合办学,实行主辅修、第二专业学位(双学位)制。 5.开展各级各类学科竞赛,表彰奖励优秀学生 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参加学校和其它有关部门组织的大学生英语竞赛、化学学科的小发明、小创造等学科竞赛。对学习成绩居专业前10%级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。 化学化工系 2007年9月2日